虛實相融 知行合一——吉林醫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
http://www.qdjcjx.com2025年08月19日 09:24教育裝備網
吉林醫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遵循“八個相統一”要求,立足“為基層培養仁心仁術醫學人才”的辦學定位,傳承“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紅色基因,創新構建“虛實相融、知行合一”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依托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導學式專題教學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VR沉浸式教學模式構建研究”等形成了“三維六化”特色模式。該模式通過保障機制長效化、課程體系模塊化、載體建設協同化、教學手段智能化、師資隊伍多元化、成果轉化常態化,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服務社會的有機統一。
保障機制長效化
頂層設計“雙輪驅動”
強化組織領導體系。吉林醫藥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思政課實踐教學工作,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在馬克思主義學院設立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心,構建了“黨委統籌、馬克思主義學院主導、部門協同、院系聯動”的工作機制。從教學設計到組織實施,從安全保障到效果評估,構建起全過程、全方位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學院設立專項經費保障制度,每年投入5萬—7萬元專項經費支持實踐教學建設;建立課酬激勵機制,對參與實踐教學的教師實行課酬單獨核算;設立研究專項,支持實踐教學改革創新;持續投入專項資金,建設思政課VR實踐教學中心。
課程體系模塊化
規范內容“二律并重”
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為避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娛樂化、形式化、表面化傾向,確保課程規范嚴謹,學院依據思政課設置和專業培養規律、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構建了“校內外結合、虛實互嵌、依次遞進”的“五模塊十五專題”教學內容體系。5個模塊為“自我認知+職業初識”“原理修養+職業認同”“銘記歷史+職業精神”“‘中國化’思索+職業信念”“‘新思想’武裝+職業使命”,每個模塊包含3個專題,共計15個專題,其中,有“歷史虛擬重現”專題3個、“實踐基地+VR”教學專題4個。
開發特色教學專題。學院與實踐基地主管單位共同深度挖掘教育資源,聯合開發具有地方特色又凸顯時代特征的現場教學專題,如“抗聯史”專題(吉林市北山烈士陵園)、“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專題(延邊州安圖縣松江鎮桃園村、蛟河市黃松甸鎮雙山村)、“社區治理”專題(吉林市長江社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專題(延邊州圖們市月晴鎮)等,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推廣的現場教學專題。
載體建設協同化
內外基地“虛實聯動”
校內協同共建。學院整合校內資源,打造了一系列思政課實踐教學平臺:校史館基地展示了學校在抗美援朝醫療保障和空軍醫護人才培養方面的突出貢獻,生命科學館基地致力于開展生命教育和醫學倫理教育,“四機銘史”和“五石勵志”景觀基地將校園環境轉化為隱性育人資源,黨史文化墻、思政課VR實踐教學中心使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歷史、感悟時代、錘煉品格。
校地協同聯建。學院依托學校駐地特色,挖掘地方紅色資源,共建“東北抗聯斗爭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典型”“城市社區建設典型”“國有企業改革典型”“歷史文化場館”“法治教育”等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這些基地不僅用于實地教學,其教學資源以數字化形式進入思政課VR實踐教學中心數據庫,實現“虛實互補”。
教學手段智能化
教學過程“三階遞進”
實地教學“三階遞進”。學院制作了與教學大綱配套的教案、策劃方案、虛擬教學資源,設計了“導學引思—現場教學—小結反思”實踐教學環節和多角度多元主體考評體系,形成了“認知體驗—反思內化—行為表現”的教育閉環。
虛擬教學“三階遞進”。學院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還原現實或歷史場景,依托“VR沉浸式體驗+‘云’現場教學+實地體驗分享”3個環節,既保證了基地的實踐教學內容覆蓋每一名學生,又能使學生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認知更加立體,從而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師資隊伍多元化
凝聚合力“三圈共振”
引導校內師資同向同行。學院建立了以思政課教師為“核心圈”,以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為“協同圈”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團隊。通過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教學研討等活動,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催生出教育教學效果的疊加效應。
吸收校外師資形成合力。學院深化校地合作,用好社會育人力量這個“助力圈”,聘任企事業單位先進人物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負責人、講解員為思政課“特聘教師”,與校內師資隊伍形成思政課實踐教學合力。“特聘教師”通過實地現場教學、“云”現場教學、“送課進校”等方式參與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校地企聯動,共同致力于建設思政課實踐教學示范高地。
成果轉化常態化
教學成效“雙向增值”
育人實效提升。通過扎實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學生的實踐能力、思想政治素質顯著提升,涌現出營救落水女子、捐獻造血干細胞、扎根基層的優秀畢業生。學生在各類思政學科競賽中屢獲佳績:2024年,獲得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省級金獎1項、吉林省“挑戰杯”紅色專項賽二等獎1項;2023年,獲得“我心中的思政課”第四屆全國高校大學生微電影展示活動三等獎1項、吉林省高校第七屆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二等獎1項;2022年,獲得吉林省“挑戰杯”紅色專項賽一、二等獎各1項,獲評吉林省優秀志愿服務團隊。這些成績的取得有效激發了學生參與實踐的內生動力。
社會影響力增強。學院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服務,包括“吉醫紅色先鋒理論宣講團”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健康衛生知識宣講、“青藍計劃”系列普法宣傳、“愛心小課堂”學業知識輔導等志愿服務活動,獲得了服務對象的認可和普遍好評,相關事跡被權威媒體宣傳報道。組織教師深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研究,已立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完成教育部門課題2項、省級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10余篇。2023年,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獲評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學校的社會影響力逐步增強。
未來,吉林醫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繼續深耕思政課實踐教學創新,以虛實交融的智慧,培育更多兼具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書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張麗紅 姜淑蘭 孫麗君)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