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據驅動推進教研評價改革
http://www.qdjcjx.com2025年10月21日 10:18教育裝備網
隨著技術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管理平臺在不少地區和學校已普及,但多以教師培訓、競賽成果等為評價依據,缺乏對教師成長發展、傾向意愿、專業素養等過程信息和個性化信息的關注。在深化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區域和學校需要跳出表面化數據收集與分析,通過深挖數據價值,以數據驅動教研評價改革。
教師職業生涯包括能力建立、生涯困境和穩定停滯等階段,教研評價需基于職業階段動態調整評價量規,即根據各階段教師不同的發展需求,從教學資源建設、課堂評價、教學創新、職業滿足感等多維度動態調整評價內容。
能力建立階段的新教師,教研評價重點應是教學設計、課堂管理和內容理解。通過記錄備課解讀、目標設定、教學方法選擇、課堂互動和語言表達等數據,識別優勢與不足。此外,就新教師的教研評價,還應重視數字工具與資源平臺應用情況,評價指標具體包括功能性、易用性、安全性等,以及影響資源建設的效率和質量。這利于發揮年輕教師熟悉技術的優勢,并在“探索—實踐—評價—創新”的閉環中進一步挖掘個人特長、快速提升專業能力。
生涯困境階段的教師,教研評價需要通過教學設計、教學風格、課堂文化等方面觀察,分析其心理狀態和抗挫能力。評價指標應從不同的觀察視角設置,如課堂教學可以從環節、呈現、現場反應等角度觀察,課堂文化可以從民主、創新、思考等角度觀察。其目的是通過表面數據,精準錨定教師專業成長難點,發現困境后,為教師提供明確發展方向,并通過學校群體教研提供資源幫助與心理支撐。
穩定停滯階段的教師,教研評價更需要關注創新意識和發展需求,具體的量化指標需要包含教學方法的革新程度、教師間互動交流頻率以及教研成果的產出。該階段教師的教研工作,可以設置多元化的展評活動,一是為教師完成教師間互動交流頻率的評價考核提供途徑,二是提升其參與教研工作的獲得感。教研過程中可開展分享論壇、主題沙龍、技能比武等活動,提升教研的成果品質,更為該階段教師深度參與教研注入動力。
此外,教師群體存在學歷層次、學校類型和專業水平等差異,教研評價還應注意群體差異的數據分析與應用。就不同學歷層次方面,高學歷教師側重學術研究和教學創新,學歷相對低的教師關注教學實踐和經驗積累;就不同專業水平方面,高水平教師關注前沿研究和方法創新,待提高教師側重基礎知識和教研積極性;就學校類型方面,教研評價中城區教師需更重視利用資源創新和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農村教師重點在有限資源下開展校本教研和提升教學質量。
落實差異化教研評價機制,區域和學校可以通過開展項目式教研推進,即教師可根據所選擇的項目,從不同切入點開展教研工作。區域和學校從教研參與、專業現狀、發展素養等維度,以及項目參與、項目產出、項目能力等指標出發,對每位教師的專業成長態勢進行數據分析并形成教師個人研修報告。
教育的生命力離不開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而教師成長和發展有賴于其內心的高度自覺。在教師個人職業發展中,通過教研評價的動態調整,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和公正性,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評價過程,這可以直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自身在教學與研究活動中的表現,以便制定更合理的個人發展改進措施。因此,以數據驅動的教研評價,聚焦課堂、聚焦問題、聚焦實踐,可以使問題在一線得到解決,典型在一線培育,經驗在一線總結,成果在一線推廣,從而深度激活教師職業生命力。
(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教育評估監測和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