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聚合力 實踐賦能育新機——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黨支部與福建省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黨總支開展聯學共建活動
http://www.qdjcjx.com2025年11月05日 15:36教育裝備網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重溫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強化黨員使命擔當,凝聚教育裝備領域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合力,11月1日至3日,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黨支部與福建省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黨總支聯合開展“牢記囑托守初心,砥礪奮進新征程”聯學共建(現場教育)活動,雙方黨員干部共同踏上這場精神洗禮與思想淬煉之旅。
追思榜樣事跡,感悟初心使命——走進谷文昌紀念館
活動首站抵達漳州市東山縣谷文昌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黨員干部依次參觀“昔日東山、執政為民、艱苦奮斗”等七大展廳。一幅幅泛黃的圖片、一件件承載記憶的實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影像,生動再現了谷文昌同志帶領群眾苦干14年,戰風沙、植綠林、興水利的奮斗史詩。從荒蕪沙丘到“綠色豐碑”的蛻變,讓在場黨員真切體會到他“心中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仆情懷,更讀懂了“求真務實扎根一線、久久為功攻堅克難”的精神內核。
在莊嚴肅穆的谷文昌塑像前,全體黨員鞠躬致敬,面對鮮紅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穿越時空,既是對先輩的緬懷,更是將“為民服務”信念融入教育裝備事業的莊嚴承諾。協會黨員同志感慨:“谷文昌同志用一生踐行初心,我們更要把這種精神轉化為推動教育裝備普惠化的動力。”
探尋振興密碼,汲取實踐偉力——走訪陳城鎮澳角村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足跡,黨員干部走進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實地解碼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踐密碼。在村黨員活動室,村黨組織負責人介紹,該村以黨建為“火車頭”,立足海洋資源發展養殖、捕撈、旅游等特色產業,從偏遠漁村蛻變為“人均年收入近6萬元”的“海上明珠”。黨員們先后察看村集體養殖基地、人居環境整治現場,重溫總書記“把鄉村振興這件事抓好”的重要指示。
厚植文化自信,深化忠誠擔當——參觀關帝文化產業園
在關帝文化產業園,黨員干部通過文物展陳與深度講解,系統梳理關帝文化“忠義仁勇”的精神脈絡。大家一致認為,其“忠誠擔當、守信踐諾”的內涵與新時代黨員政治品格高度契合。福建省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黨員表示:“教育裝備是教育強國的基石,我們要以‘忠義’之心堅守教育初心,以‘仁勇’之舉突破技術瓶頸,讓每所學校都用上優質裝備。”這種文化共鳴進一步凝聚了行業共識:將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力量轉化為教育裝備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在數字化轉型中彰顯責任擔當。
學習改革經驗,錨定創新方向——參觀晉江經驗館
在晉江經驗館,“歷史回響”“實踐探索”“未來展望”三大展區全景展現“六個始終堅持”的實踐成果。從“縣域經濟”到“全國百強縣前列”,從“制造”到“創造”的跨越,生動詮釋了“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改革精神。結合泉州以“晉江經驗”為引領打造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泉州模式”的實踐,協會黨支部提出:“要借鑒‘政企協同’機制,搭建教育裝備產教融合平臺。”同時學習晉江“精準施策”經驗,針對農村學校開發適配性數字裝備。
凝聚共建共識,共繪發展藍圖
此次聯學共建通過“精神洗禮+實踐調研+業務對接”模式,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參與黨員紛紛表示,既汲取了谷文昌精神、晉江經驗的精神養分,又明確了教育裝備創新方向。協會黨支部形成共識:未來將以三大舉措深化合作:一是聯合開展“谷文昌精神與教育裝備為民服務”專題研討;二是借鑒利川“數字+人才”培育模式,共同編寫《鄉村學校智慧裝備操作手冊》;三是搭建“政企校”協同平臺。福建省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黨總支負責人表示,將全力配合調研與項目實施,推動福建教育裝備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聚合力,砥礪奮進新征程。此次聯學共建不僅架起跨區域黨建交流橋梁,更為教育裝備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教育強國建設的道路上書寫務實答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